RA4L1是瑞萨2025年推出的又一款低功耗MCU,集成了低功耗模式下全保持的SRAM,还有瑞萨特有的带电荷泵段码屏驱动,非常适合表计应用。它是瑞萨第一颗基于Cortex-M33内核的低功耗MCU,将之前的RL78和RA2系列低功耗MCU的性能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,安全等级也在ARM Cortex-M33内核TrustZone的加持下,更加符合当前行业应用的需求。接下来我们就RA4L1在表计方面的应用做一个解析。

全球电表市场来看,中国、印度、东南亚区域属于增速最快的第一梯队。印度市场,第三方数据显示90%以上份额的电表主控IC来自瑞萨。中国国内市场,以南网和国网为主,要求采用国产品牌主控IC。东南亚与中亚地区电子表覆盖基本完成,需关注未来的智能化升级计划,亚洲是当前除欧洲外的第二大出口市场,但存在波动。
第二增长梯队的欧洲智能电表的换装正处于过峰的前一阶段,欧洲整体的智能电表换装率大概在40%-50%,已经换装完成的国家需求或将放缓,其余正在开始的区域比如中欧东欧国家或将在未来5-10年间大量换装完成。
非洲电力覆盖率较低,基础设施条件不足,市场以增量的普通表为主,单价较低,市场规模的绝对值较小但进入门槛较低,近两年我国对非洲出口额稳步提升。
拉美及加勒比地区电力覆盖基本完成,正处于智能电表换装的早期,且存在巴西和墨西哥两个人口大国,未来几年电表的市场规模在20-30亿元左右。

电表作为一种出海品类,出口金额不高但近年增速较快。在2021年全球大步迈向能源转型节能降碳后,变压器与电表的出口增速上升较为明显,海关统计整表出口,2023年已接近7000万只。这还不包括以PCB和组件形式出口的部分。
受到配网建设加快的影响,我国今明两年智能电表招标有望重回9000万只的历史高位,国内的基本盘能够给予电表出海企业足够的业绩支撑。

电表的演化经历了机械表→电子表→智能表的过程。
智能表在电子表的基础上增加了通信功能和数据处理能力,实现远程抄表和控制。智能电表可以通过通信网络传输电能数据,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,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。
相比传统电子表,智能电表具有以下优势:(1)远程抄表:节省人力成本和时间;(2)远程控制:提高电力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;(3)数据分析:提供节能建议,帮助合理用电;(4)负荷管理:提高电网供电能力和稳定性;(5)防欺诈功能:有效防止电能盗窃
A级单相智能电表是最高级别的单相电表,通常用于家庭或小型商业用户。它们具有高精度的电能测量能力,能够准确记录电能消耗。A级电表通常具备远程通信功能,可以实时传输数据给电力供应商或用户。这些电表还可能包括预付费功能、故障检测、电能质量监测等高级功能。B/C/D级三相智能电表适用于工业或大型商业用户,它们可以测量三相电力系统中的电能消耗。B级电表通常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功能,适用于对电能测量要求较高的场合。C级和D级电表的精度和功能可能略低于B级,但仍然能够满足大多数商业和工业用途的需求。这些电表也可能包括远程通信、数据记录、电能质量分析等功能
电气电表架构中的分离方案主要是左图的情况,MCU作为基表主控,通过SPI外接计量芯片。计量芯片里主要部分是多通道的高精度ADC,对电压电流做同步采样,然后通过计量芯片内部的硬件单元计算得到各种电能数据,放到计量芯片的一系列寄存器中。主控MCU直接读取计量芯片里的各个寄存器即可获得需要的计量参量。国网南网目前主流招标的电表架构就是这样。
右图是目前国网在早期招标试点的一种新的分离方案架构。和左图最大的不同有两点:计量部分从计量芯片升级成了计量MCU。即所谓的符合IR46标准的国网双芯表,或者又叫互联网表。还有一个不同,没有在图里体现出来,主要就是该物联表表,可以连接多种可插拔功能模块,比如电能质量分析模块,蓝牙模块,NILM模块等。

针对全球电表市场,瑞萨的电表MCU有两大种类。上面一部分是电表分离架构里的基本主控位置上的MCU:从曾经风靡国网的 RL78/004,020一脉相承的低功耗工艺上,同时满足了当前电表应用的RA4L1和RA4下一代新产品。中间的 RX72N, RX65N, RA6, RA4系列,不是典型的电表MCU,但是由于其高安全性和大Flash等特点,也在某些细分电表应用中得到广泛的采用。
RA4L1就是今天我们讨论的对象。另外一颗RA4产品性能有了进一步提升,会在下半年早期量产。
这张产品路线图里的下半部分是电表集成架构下的所谓SoC,即集成了计量和主控一体的MCU芯片。RL78/I1C,得益于精确计量库,防窃电设计,抗干扰特性等优点,在印度电表市场占据超过90%的市场份额。去年量产的RA2A2是它的ARM内核升级。从32MHz的16位瑞萨私有内核升级到 48MHz的ARM Cortex-M23内核,高精度ADC通道扩展到7个,可以提高更高精确度的计量。由于扩展到32位MCU,SRAM的容量也相应增大。RA2A2的高精度ADC支持直流计量,在充电桩,光伏设备应用上的电能计量也非常合适。另外它的24位分辨率ADC采样率提高了一倍,达到8KHz,对NILM应用所需的信号采集也能提供充分的支撑。

简而言之,RA4L1就是电表分离架构中的主控MCU。RL78/I1C和RA2A2就是电表集成架构中的SoC。
对于主控MCU的位置,需要满足低功耗,强安全性,集成段码屏,高精度RTC等。这里的低功耗主要是待机功耗要低,并且具有一定容量的SRAM保持。因为市电停电的情况下,MCU会进入低功耗模式,一般就是维持RTC继续和看门狗运行,并定期唤醒喂狗或者执行温漂校准。
接下来我们看看RAL1和它的下一代产品,如何满足这些应用要求。

这是RA4L1的特性一览。Cortex-M33内核,支持TrustZone。RA4L1已经获得PSA level-1认证证书,客户可以在PSA网站上查询。
-
-
-
- RA4L1具有512K双Bank Flash和 低功耗全保持的 32K SRAM,以及8K data flash。
- 集成段码屏驱动,并内置电荷泵。8 COM显示时,即使外接的是3V 屏也不会出现鬼影。
- 12通道的电容触摸感应。将机械按钮升级成触摸按钮,防水性能更佳,还能在人机交互方面提升产品的差异化
- 除了电表常用的UART,SPI,I2C接口,还集成了CANFD, USB。这里的SCI是瑞萨特有串口通信模块,可以配置成UART,SPI,I2C不同功能。因此最多可以有8个UART。CANFD可以和一些电池相关的新能源设备连接,扩展了计量设备的使用场景
- RA4L1支持DLMS的Suite1,在AES256之上,集成ECC256/SHA256。片上密码学模块能抗侧信道攻击
- 芯片封装种类比较丰富,LQFP,BAG,QFN都有,最小引脚48pin,最大可达100pin
- 作为需要电池供电的应用主控,RA4L1的供电范围可以地址1.6V

下半年也会上市的RA4xx,相比RA4L1在安全性,SRAM容量,RTC精度方面有了进一步提升。主要有以下几点:
- SRAM从64K提升到96K,仍然是可以低功耗模式下全部保持
- RTC域有独立供电引脚,并且RTC可调最小步长是0.03ppm
- 安全性方面可以支持DLMS的全部Suite,包括RA4L1不能支持的Suite2
- 只有两种封装,LQFP100和LQFP64

RA4XX两个封装都是支持Ta=105°。而RA4L1在LQFP48,LQFP64,LQFP100,以及QFN48这四种封装下可以支持到Ta=125°。

我们来看看RA4L1的低功耗模式。在正常工作模式之外,有三种低功耗模式:sleep, snooze, software standby。
从图中表格可以看到,从Sleep开始只有内核停止运行,到Snooze模式,内核和Flash都停止工作,在最低功耗的software standby,Core,Flash,SRAM全部停止工作,当然SRAM里内容是都可以保持的。其他片上外设分为两组,RTC,低功耗定时器,独立看门狗,LVD,低功耗UART,I2C,I3C,比较器,LCD是在software standby模式下,可以选择工作或者不工作,其他外设都停止工作。
这三种低功耗模式的退出都可以通过中断实现。任意中断都可以推出sleep模式;Snooze模式下,有一些中断才能唤醒MCU;而software standby模式下,能唤醒MCU的中断更少一些。具体详情还请查阅芯片手册【低功耗模式】这一章节。

功耗方面,80MHz全速运行coremark程序消耗13.4mA。电表应用中主要看software standby模式,因为MCU只在市电有电的情况下长期运行于normal模式。Software standby模式下,64K SRAM全保持下,消耗1.7uA;如果只开前16K SRAM,功耗差不多,1.65uA。
从最低功耗模式唤醒,如果是MOCO(片上中速振荡器)作为时钟源,唤醒时间只需要3.5uS,因为振荡器能快速起振并稳定下来。如果唤醒后要工作在MOSC(精度较高的高速外部晶振),唤醒时间最长,需要2.1ms。

由此可见,RA4L1和它的下一代产品,非常适合对高安全性,高稳定性的有要求的高端海外电表的基表主控位置。
那么在电表应用的时候,这两颗产品如何选型呢?上图给大家一个快速提示:
首推RA4L1下一代,如果需要搭配新能源设备,有CANFD需求,仍然首选RA4L1下一代。如果是要USB升级,那么RA4L1可以用上来,如果想提升按键的用户体验,实现防水触摸,就选择RA4L1。RA4L1下一代有两个供电域,因此I/O数量要比RA4L1少一点,需要更多I/O引脚,RA4L1更好一些。当然,如果RA4L1和RA4XX的I/O数量都不够,我们推荐外接LCD驱动,或者使用COG屏。RA4这两款都是Cortex-M33内核,和采用Cortex-M0内核的国产MCU不一样,内核较大,需要更多的电源引脚。因此I/O数量稍微会有些牺牲。但是Cortex-M33内核的TrustZone和PSA支持,又给电表应用带来更好的助力。
